近日,昭通市紀委下發《通知》,對推進扶貧領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提出具體措施,扎實推進省紀委有關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的要求,推動各級各部門把脫貧攻堅工作往深里抓、往實里做。
《通知》指出,從全市近期查處的一些案例來看,扶貧領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,全市各級各部門黨員領導干部要警醒起來,切實把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作為踐行“兩個維護”的具體行動,作為推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,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紀律和作風保障。
《通知》強調,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緊盯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落實,下大力氣整治“文山會海”,規范督查考核調研,大力精減文件會議,確保2019年發至縣級以下的各級文件減少1/3以上,堅決防止“以文件貫徹文件、以會議落實會議”;要進一步規范督查檢查考核,不得隨意擴大范圍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狀、變相向基層推卸責任,嚴禁搞變相督查、搭車督查、層層考核、重復考核、多頭考核,干擾基層正常工作、增加基層負擔等;要進一步改進調查研究,大興調查研究之風,堅持實事求是,堅持問題導向,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、深入實際,提高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;嚴禁搞走馬觀花、重復扎堆,搞“作秀式”“盆景式”調研;要開展以案促改,深入分析已查處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問題,深挖作風問題根源,做實查處案件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通過一案一分析,一案一整治,積極開展以案促改,以案示警,從典型案例中發現制度漏洞和作風建設盲點,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補齊制度漏洞,進一步織密制度籠子。
《通知》要求,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監督力度,自覺落實“2+1+1”監督執紀監察聯動工作機制,主動沉到聯系地區和部門,深入開展“蹲點式”調研監督、“常態化、近距離、可視化”日常監督,探索開展“體驗式”監督,在一線發現問題、研究對策、推動問題整改,做深做實做細日常監督。要強化查訪巡察,充分發揮巡察、明察暗訪、季度抽查的利劍作用和派駐機構的“探頭”作用,把整治扶貧領域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作為巡察、明察暗訪和季度抽查工作的重要內容,深挖問題,著力發現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,為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。(郭華文)